你的位置: 半岛 > 音乐知识 > 乐理资讯

钢琴学还是不学?【合集】

2024-10-09 03:48:26

  钢琴学还是不学?【合集】:有的人问,最近国内国外议题很多,你为什么突然要花很多时间与篇幅写钢琴及孩童教育?回答是,我是一个父亲,很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我也特别考虑能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应未来时代的教育,不仅关乎我自己,也关乎于这个国家。据说中国有2,000万学钢琴的儿童,每几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在学钢琴,覆盖率之广,渗透率之高,或为全球之冠。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在步入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浪潮、全社会寻求新质生产力转型、新生代年轻人面临未来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年代,中国家庭的课外教育资源投入还停留在一两百年前的欧洲中产家庭,到底是否合理?我们的教育是否与时俱进?我们是否在让自己的孩子做好准备?我们是否会让孩子被时代淘汰?我们在本篇接着讨论,如果不学钢琴(或其他学习周期较长的乐器的话),应该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在说完了音乐教育、STEM、体育、绘画、语言、棋牌、左右手、阅读、写作、公共讲演后,我们再探讨其他的一些内容,并最终结束本主题系列。

  我的父母都很喜欢音乐,小时候家里时常播放古典音乐。父母会拉手风琴,在那一代人里,手风琴当年曾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小时候,我母亲一度考虑过让我学钢琴。但我爸爸强烈反对,说家里没地方摆,我本人也说对学乐器毫无兴趣,就这样,这个想法在萌芽中就被消灭了。多年后,我很庆幸家里的这个决定:还好我没有去学乐器,能够发展属于自己的其他爱好。

  我的妻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小学时,她的母亲买来钢琴,将学琴作为她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她的父母并不属于有很多音乐教育的人,她自己也不属于“爱乐者”——即不属于对音乐特别敏感,有很强的音准、爱听音乐、载歌载舞的人。而恰恰因为如此,父母更要让她学习钢琴,希望通过学琴“补短板”。“缺什么补什么”,认为音乐天赋和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可能代表了很多父母的想法。但这个过程就比较痛苦了,把大量时间花在学琴、考级上。孩子常年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亲子关系也搞得很紧张。上中学后,学业紧张了,自然琴就被放下了。钢琴留下了很多并不很好的回忆,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抵触。这样的情况,在长大自立后,自然也不会再去碰钢琴,钢琴纯粹成了儿时的记忆。至于当年买来的钢琴,早就处置掉了。

  这里面有学成的(考到九级以上),也有半途而废的。但对许多人来说,回头看,学琴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其实变成了一种浪费。但你说学琴有没有好处呢?也是有好处的,除了音乐本身以外,也帮助锻炼了纪律、意志、耐性等等。但锻炼这些品质难道一定需要通过练琴么?练点别的不行么?今天如果给孩子选一门课的话,除了乐器本身外,还得考虑学习的机会成本:假设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学什么的回报最大,最能让他获得适应未来世界的能力?

  这里需说明,我不是学音乐的,但是一个业余爱乐者,在音乐方面属于“自我教育”,例如了解一些基本的乐理和音乐史;了解各种音乐类别、风格、流派;对各种乐器有基础了解;能简单使用个别的乐器(例如吉他和键盘);形成了一定的音乐欣赏审美体系和偏好;有一些中意的音乐家、指挥家、演奏家;有一定的CD和数字化收藏。本文,我只是从一个普通家长的角度,分享一下对音乐教育的考虑和建议。

  钢琴属于西洋乐器,而在西洋,音乐教育历史悠久,对欧洲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家庭来说,音乐属于人的基本修养,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而凡涉及音乐教育,必涉及对乐器的学习。钢琴属于大型乐器,可谓“乐器之王”,造价昂贵,摆放需要空间,也需要后期维护。围绕钢琴的教育原主要在最有条件的上流社会。1826年,英国钢琴制造家Robert Wornum发明了立式钢琴,钢琴生产也逐渐产业化,这才使得千家万户得以接触到钢琴。

  我们问两个问题,第一,站在18、19世纪一个欧洲中产家庭的环境看,学钢琴有什么好处?第二,当年的这些好处,放在

  1)实用性:现代社会以前,没有电影、电视、广播、游戏机、互联网、手机,音乐是人们不多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而获得音乐方式很单一:要么歌唱,要么弹奏乐器。钢琴音色悦耳,可以用于独奏(“单独撑起一个舞台”),也可以伴奏,同时它是通过键盘演奏的,对弹奏者非常友好(不需有音准),是一个非常实用、非常友好的乐器;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今天,普通人是不需要通过弹奏乐器获得音乐的:在手机和智能电视上点放什么曲子都可以,过去几百年人类世界的音乐作品尽在互联网宝库中,随手可得半岛·体育官网。当人们需要歌唱的时候,可以去唱卡拉OK,什么歌都可以点唱。在今天,除了需要真人演奏乐器的音乐会外,钢琴等乐器是缺乏一般应用场景的,如此便没有了实用性、通用性;

  2)社交性:在18-19世纪的欧洲,音乐是人们社交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获得音乐只能通过弹奏乐器,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有个钢琴的话,亲人、朋友一起相聚,可以边弹边唱。我们经常看到电影里描述过去一群人围在一个钢琴边上唱歌,就是这样的场景。另外,许多音乐是需要多种乐器合奏,需要乐团的,这就需要人们的合作。因此,钢琴等乐器是具有社交属性、社交功能的。练好钢琴等乐器能够提升人的社交能力,丰富社交场景;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今天的人们不需要通过演奏乐器获得音乐,也不需要通过演奏音乐社交。举个现实的例子,在本职工作之外,你的钢琴弹得很好,小提琴拉得很好,但是你何时有机会去演奏呢?你在单位年会时演出么?你在团建时演出?演出的场景是什么?恐怕没有什么场景。非常偶尔的,你可能可以录制弹奏视频,发个朋友圈,表示你精通乐器,获得一些点赞,但你也不会每天都发朋友圈吧?如果你的家中安装了隔音设施,或者佩戴耳机的话,你确实可以回家弹奏一曲。但这是没有社交属性的。而回到学钢琴,就是自己练,基本没有社交属性,甚至可能不利于孩子培养社交能力。有的人说,学一门乐器,参加学校的社团,可以培养社交能力。但问题是,培养社交能力的方式多得很,比如搞团体运动,效果好得多,不需要去学乐器。

  3)音乐的重要性及钢琴在音乐里的重要性:18、19世纪的欧洲,即便是上流社会,人们的户内文化娱乐形式也是非常单一的,无非就是看剧、听音乐、阅读、谈天等。音乐的形式特殊:完全依赖听觉,欣赏者不需要识字,也不需要有文化积累,是最简单、轻松、直观及最易普及的文化娱乐形式。新的音乐作品,特别是新的交响乐、新的歌剧发布都是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如同今天的电影、电视剧、游戏首发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学音乐指向的是文化娱乐产业,而钢琴在传统欧洲音乐里地位很高,它是各种细分领域(作曲、指挥)均需掌握的几乎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能,同时在那个年代里,欧洲人不会触及后来的爵士乐、摇滚乐、电子乐、世界音乐等,在传统西方音乐的谱系里,钢琴地位极高。以上可以看到在那个年代里钢琴的重要性。基本上,它是面向音乐及文化娱乐产业的核心谋生技能;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首先,音乐是否还很重要呢?还是很重要的,但今天的娱乐形式极其多样,音乐只是其中一个。可以断定的是:音乐的相对重要性大大下降。欧洲全城人为一个新的交响乐或音乐剧发布而激动万分的时刻将永远写入历史。很现实的一个情况,卡拉OK原来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团体娱乐方式,因为娱乐形式太多,今天也逐渐被边缘化。其次,钢琴、小提琴等传统古典乐器在音乐里的相对重要性也下降了:有摇滚乐、电子乐、民乐,马上生成式AI都可以直接生成音乐了。

  4)乐器修养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流社会及中产阶级家庭都认为,美学欣赏是人的基本修养及素质之一。音乐作为重要的文化形式及内容载体,地位自然特别高。人们认为,学习钢琴等乐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音乐,获得音乐(演奏及创作)、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以及与同圈层的人进行交流。音乐是核心的“文化资本”,而钢琴又是获得核心文化资本的工具。(在那个年代,除了音乐以外,这样的文化资本还包括文学、诗歌、绘画、哲学等);

  今天是否成立:基本不成立。美学教育、美学欣赏能力依然很重要,但今天艺术的形式、内容载体比原来丰富多了,知识分子、文艺青年在一起讨论的可能是电影、电视剧、建筑、艺术展出、美食烹调、旅行经历与见闻、生活方式,但不一定要讨论音乐。在讨论音乐的时候,可能是讨论由古至今的各种音乐流派和风格,切磋的是欣赏、收藏,而不是切磋各自的乐器弹奏能力。今天已经进入科技年代,对科技新知的认识非常重要。同时,人类社会经历着年不遇之大变局,对历史、对地缘的了解也很重要。总之,“文化资本”也在演变,即便在西方社会,古典音乐及传统西洋乐器也早已没有了以前的地位——它只是一项令人尊重的个人爱好和技能,但谈不上有更特殊的地位

  5)获得排解精神、抚慰心灵的手段:遇到压力时,人都需要调解情绪,现代社会以前的人们精神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广播和唱片,更没有电影、电视、短视频。那么人们靠什么去调解呢?靠音乐。尤其在家的时候,获得音乐的唯一路径就是自行演奏和歌唱。掌握一门乐器,懂一点音乐,就掌握了抚慰心灵的钥匙。这一条,请一定要还原到现代社会以前的语境去理解。例如可以设想在蒙古草原上,没有电,没有娱乐,什么都没有,手里只有一把马头琴,这个时候你还能做什么?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音乐当然是调节情绪、抚慰心灵的绝佳手段,但对于一般人而言,从音乐获取能量的方式是去聆听,而不是去弹奏。在今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轻易获取自己想要的任何音乐。参与音乐的方式也未必弹奏,而是歌唱——到卡拉OK去喊两嗓子。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有差别,主要体现在对音乐了解的多少,对人类音乐遗产是否熟悉?是否能从音乐遗产中汲取更多资源(“原来还有这么好听的曲子,这些我以前都不知道呢!”)。而了解这些,不需要去花七、八年去练琴,只要挖掘积累一些音乐知识就能实现。从这个角度出发,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音乐环境,让他们多听音乐,爱上音乐,终身享受并受益于音乐。

  6)智力锻炼与培养:人们认为,学习乐器、练习乐器、熟练一门乐器是可以帮助提升智力的。还原到18~19世纪的欧洲,人们能为孩子提供的知识学习和智力锻炼途径是很有限的,钢琴等乐器就成了一项学习内容。

  今天是否成立:一半一半。必须看到,今天是科技年代,不是18~19世纪的欧洲,人们可以通过无数的路径和方式为孩子提供更加与时俱进的智力锻炼与技能培养。体育运动本身也可以提升智力。单就锻炼智力而言,不足以论证学习钢琴等乐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综上,可以看出,在18~19世纪欧洲的语境里,学好一门乐器(特别是钢琴这样的乐器)是有极强的实用性的,它可以用来谋生,可以用来社交,可以作为文化资本,可以调节情绪,甚至可以实现阶层跳跃。如果家长要为孩子谋一个好的前程——譬如具体到让自家小女嫁一个好的人家——练得一手好钢琴将是一项让她终身受用(并且可能改变命运)的技能。

  熟悉古典音乐的同学们应该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音乐大家——各种指挥、演奏家(包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有不成比例的犹太人——包括大量的德奥、东欧、俄罗斯犹太人。甚至可以说,那个年代大多数有名的演奏家都是犹太人(名单我可以列几页纸,让人瞠目结舌)。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因为对于欧洲犹太人来说,音乐是他们能够选择的为数不多的“赛道”之一。他们将所有的教育资源都倾注到音乐上。

  本文无意也无力追溯钢琴教育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只是尝试分享一些基于社会、历史、文化层面的观察。

  他弹的曲子都非常简单、易入耳,其中有一些是在古典作品基础上改编的。这些音乐属于“easy-listening”,在爱乐者看来属于标准的流行音乐,和“严肃音乐”不沾边。但在1980年代初,中国的精神文化资源还比较匮乏,克莱德曼进入中国后马上就收割市场,获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功。

  我认为这背后另外还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因素:克莱德曼是个金发碧眼的帅哥,完全“抓住”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美男的想象与憧憬。我们设想,换一个深色头发、深色眼珠、长相有点类中东的东欧犹太人钢琴家过来,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的。克莱德曼因此被偶像化,称为“钢琴王子”,从此,钢琴与英俊、优雅、风度、高雅、浪漫、高贵、贵族、文明等概念牢牢地绑定在一起。无数的母亲“爱”上了克莱德曼,希望把自己的儿子打造成舞台上的“钢琴王子”。而人们也只听说过有“钢琴王子”,没听说过有“大提琴王子”,更没有什么“架子鼓王子”。这就是文化符号。

  第二个是《傅雷家书》。如果说克莱德曼的影响力是社会面的话,《傅雷家书》主要影响知识分子家庭。

  《傅雷家书》是大翻译家傅雷在1954年到1966年5月 期间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这本书在1981年出版,出版后即成为轰动的文化事件。这本书对19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很大:傅雷的爱子情深,作为知识分子,给孩子提供的精神交流与教育引导,再结合他和妻子晚年所经历的时代悲剧。这本书里有大量关于音乐与艺术、文学的探讨,其中音乐又特别重要,因为傅聪在海外深造钢琴,傅雷又是资深爱乐者。这里,傅聪的作用也很重要,他是一个成功的钢琴演奏家,21岁(1955年),在最年轻帅气的时获得了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三名以及“玛祖卡”最佳演奏奖,正符合国人对“钢琴王子”的想象。

  克莱德曼与《傅雷家书》为钢琴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精神文化基础。许多围绕钢琴教育的文化符号都可以向前追溯到这两个文化现象。往后,文化现象也“后继有人”,像李云迪、朗朗的成功(可能尤其是李云迪)——都是进一步推普钢琴教育的文化现象。

  但话说回来,钢琴教育事业在中国发展又是必然的,因为中国人注重教育,而音乐教育又是教育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文化现象起到的作用,一方面是加速钢琴概念的普及,另一方面也突出了钢琴在诸多乐器中的相对地位。

  钢琴是最容易让三、四岁小朋友发出声音的乐器。你给小朋友一把小提琴,一把吉他,一个单簧管,一把口琴,他是弄不出什么像样的声音来的,但钢琴却可以很容易地弹来弹去,所以钢琴是最适合孩子的“第一个乐器”。要指出,钢琴不仅仅对孩子友好,对于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不熟悉乐器的来说也很友好:因为它就是这么一种看似非常简单的乐器。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很小就开始接触音乐,这时会发现,适合低龄儿童学习的乐器很少,钢琴是最合适的,而如果想利用这段时间学乐器的话,只能学钢琴,并且学琴很快就会有成效:它可能是最容易让低龄儿童完整演奏一首曲子(甚至是略有复杂性的曲子)的乐器。

  钢琴是最容易让三、四岁甚至更小的小孩子表现出“兴趣”的乐器。请注意,这个“兴趣”不一定代表孩子具备音乐天赋,不一定代表孩子有与生俱来的音乐性,不一定代表孩子一直会被音乐所吸引——他有可能只是把这个东西当做玩具,觉得很好玩而已。这时,望子成龙的父母一般会过度解读,认为孩子可能有天赋,并且给予大量的暗示:“你喜欢钢琴吧?”“喜欢”;“你想学钢琴么?”“想学”。经过暗示和引导,父母几乎肯定可以从孩子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入坑”。很多父母不理解的是,普通的兴趣并不代表天赋;高强度的训练很可能不是在开发天赋,而是在破坏有限的兴趣。

  “你看,你的孩子很喜欢钢琴呀”,“你看他弹琴多开心呀”,“你的孩琴会有天赋”。“真的,他有灵感的,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你看他的手,特别适合学钢琴”,“你这孩子天资好,不练真的可惜了呢”,“你可以先报个班试一试”。

  但我在后面要讲到,未来时代,孩子更需要培养的能力是人际沟通能力、社会能力等“软技能”。这样的话,钢琴学习的一些所谓便利和优点,在未来恰恰可能会变成缺点。

  如果我们简单的把业余爱好归为“文”或“武”的话,我想中国父母还是更加的“崇文”,即希望孩子提高文化方面的修养和造诣、培养温文尔雅的气质。相比之下,搞户外运动,“日晒雨淋”,“打打杀杀”,“孩子以后都坐不住了”,“搞不好还容易受伤”。很多人认为钢琴指向的是文化,需要的是智力,代表的是“文”,崇尚的是“静”,培养的是耐心,锻炼的是沉稳,而这些品性和能力似乎都能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校课业。

  据说中国有2,000万学钢琴的儿童,那么每几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在学钢琴,覆盖率之广,渗透率之高,可能是全球之冠。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在步入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浪潮、全社会寻求新质生产力转型、新生代年轻人面临未来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年代,中国家庭的课外教育资源投入还停留在一两百年前的欧洲中产家庭,到底是否合理?我们的教育是否与时俱进?我们是否在让自己的孩子做好准备?我们是否会让孩子被时代淘汰?

  学习周期长,投入大:小朋友一般需要从学前或小学阶段开始学琴,普通人练到10级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具体取决于个人的天资禀赋、老师的教学水平、学习方法、每日练习时间等。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学习周期(特别考虑到每周都要上数次课,每天都要坚持练琴)。如果孩子没有其他要学的技能,就挑一门专业,那专注学一个钢琴是可以的。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孩子需要掌握更加丰富的技能才可能适应未来竞争,而考虑到高考的重压,课外兴趣学习基本只能在高中以前进行,很多人到初中阶段就开始放弃。这时就必须考虑:在小学阶段,这么多的时间,只是为了学琴,到底是否是一个合理的资源投入?除了学琴外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机会成本)?

  学琴确实可以提升某些能力和素质,但稍加分析会发现,这些能力可以被“分解”,替换成耗时更少、效率更高、体验更丰富、形式更多元的其他学习内容,并不需要去学琴。举例:

  ——提升智力:例如有人认为,学琴能够提升智商,提升数学能力及其他课业能力。如果目的是提高数学水平,那直接学数学不就可以了么?还有大量的STEM类课程,难道不是更加直接有效么?还有人很看重钢琴带来的身体协调能力,例如使用左右手。首先如果你的孩子是天生左撇子,就不需要通过学琴来练右手了,他每天都得用右手;其次,许多身体运动/体育运动都需要左右协调、全身协调,学琴从来不是唯一路径;

  。新一轮科技是人工智能。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将极端激烈。那么孩子们在未来需要掌握哪些核心能力?AI及科学素养、系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人际交往和社会合作能力等(参考笔者文章《》学琴与这些技能的对应性是非常弱的,确切地说是完全脱节,基本毫无关系。如果要比较其他特长爱好的话,那么绘画对创造力的培养远远大于学琴;团体运动对人际交往及社会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琴完全无法比较的。现在已经有不少家长已经开始为未来时代感到焦虑。

  这个时候,当然应该让孩子将有限的时间精力投资到能够更好适应未来的能力建设上,而不是重复一两百年前欧洲中产家庭的教育模式

  5 5)“入坑易、出坑难”:沉淀成本与路径依赖:不少孩子学琴两到三年就会开始进入瓶颈期,大多情况是孩子缺乏天资禀赋及兴趣,进步速度减慢。这个情况伴随学业加重会越来越明显。这时家长就会面临选择:是否应该改换赛道?但钢琴学习周期长,强度大,有明显的沉淀成本,不少家长会认为如果都“学到这份儿”上了,放弃就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并认为如果同意让孩子放弃的话,将不利于孩子磨练坚强的意志与品格。这时,很多家长有很强的动力敦促孩子一路坚持下去。结果,孩子又十分痛苦的挣扎学习了几年,也有在付出相当代价后完成了终极考级的。这确实是成就,但也是付出了很大代价、放弃了很多东西取得的。人们无法评估花这么多时间功夫学琴考级背后的机会成本。这些问题,在过去可能不用考虑,但在步入新一轮科技,对未来人才竞争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则必须加以考虑。

  那钢琴能不能学呢?当然是可以学的,不排除“入坑”,但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对“坑”本身有充分的了解,谨慎“入坑”,并且能进能退,能够随时“出坑”。因此,下篇我们将探讨,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琴,以及让孩子学琴,父母应当具备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这里所说“学钢琴”,非指基于一时兴趣的泛泛的短期学习,而是一个认真、严肃、系统化、专业化、拟投入相当时间周期(例如数年以上)的学习。这些对学生及家长的时间精力资源投入有很高的要求,可以看到上课是有机会成本的(即:上了钢琴课就不能上其他的课)以及沉淀成本及路径依赖风险(“已经考到六级了,不如咬咬牙坚持下去”)。

  ——生活中注意音乐,关心和音乐有关的话题和事情,并愿意主动“挖掘”音乐(举例,发现父母在音乐app上能够找到各种音乐,孩子会主动过来找音乐)

  ,这样的孩子,学琴是自然的、快乐的,自发的,效果也是最好的。要注意避免将家长的梦想或愿景 转(qiang2)化(jia1)为孩子的爱好。诚然,引导、开发孩子的兴趣是必要的,但也要观察孩子的真实兴趣,到底是不是喜欢。利用简单物质刺激获得孩子一时的响应也是不行的,不代表孩子真的喜欢音乐。只有孩子自己真正喜欢一样东西,才能真正的长期投入,最终把它属于自己的东西。

  当代的钢琴训练,脱离表面,其实很接近练某项专门运动的运动员是一样的:都要求对一个运动或动作有反复大量的身体训练与记忆,最终达到完全的熟练与精通。而人与人的身体条件不同,天资禀赋不同。有“天生”的足球运动员,也有“天生”的钢琴家,一个道理。因此,能够在长期学好钢琴,享受钢琴,也需要孩子对钢琴及音乐有天资禀赋。

  有人问,以上条件是不是孩子学钢琴、学音乐的“必要条件”呢?难道父母都得有这些积累,孩子才能学琴么?

  答案是否定的!即便父母家庭没有这些条件,孩子也是可以学钢琴、学音乐的,因为孩子本身已经有了足够音乐的天赋与强烈的爱好与自驱力。

  显然,并非所有的家庭、所有的父母都具备这些条件,实际情况可能相反,大部分琴童的父母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其结果是,真正能够在音乐这个行当里走出来的,还是“世家”:即父母/上一代就从事相关音乐领域工作或有相当积累的人群。职业从事音乐的人,更多的是特定人口群体的“内循环”。实际上,大多数与艺术相关的行业和工种都存在这个趋势。来自社会面的父母人群往往会忽略或低估家庭因素,背后往往还是由于对音乐及音乐生态体系不够了解。

  提出了这些问题,思考了这些问题,回答了这些问题,就能够为孩子学琴提供比较合理、理性目标,规划合理的投入及时间计划,同时,很重要的,父母在一开始就要看到失败的可能、合理规划“退出”计划——当然这个计划是不需要从一开始就跟孩子说的,这样孩子容易泄气,难以坚持,但父母从一开始就需要有这根“筋”,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习。

  如果父母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信息(well-informed),能够非常理性的看待所有问题,合理规划孩子的钢琴教育,那学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看法,对不同孩子也需“因材施教”。下篇我们将探讨一下,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孩子们应该注重发展哪些能力。

  学钢琴似乎能帮助家长同时“解决”许多的痛点需求问题。根据最新的分析,如果孩子不学钢琴(以及其他一些时间周期长、投入大的乐器教育)的话,该学什么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如果您和家人正在纠结学龄前及小学阶段的孩子应该在课外学什么,可参考本文。首先,再次明确几个观点。

  第三,客观来说,钢琴学习对孩子是有帮助的(恐怕比孩子什么都不学要强),但对大多数儿童而言,钢琴学习的投入产出比是很低的,而且因沉淀成本巨大,有很强的路径依赖风险(硬着头皮继续学,继续考级,直到完成目标为止);

  第四,必须考虑学钢琴的机会成本,即孩子(与家长)在投入这么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学钢琴时,到底放弃了什么?孩子能不能学点其他的东西?

  第五,孩子通过学钢琴所获得的能力与好处,是可以被“分解”的,可以通过其他活动“补足”——而且,不仅仅是“补足”,而是更好——通过参与其他活动,获得更有效、更高质量、更能面向未来、更适应孩子自身的回报。

  当代钢琴教育与训练的本质,是训练肌肉记忆/身体记忆,完全与乐器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讲,钢琴训练其实是接近体育运动员的。一个人钢琴弹得好,只是他的技能、记忆好,就是高级匠人,但不代表这个人有“文化”,不代表他对艺术、历史、哲学有学习、有积累、造诣、有观点、有看法。还有不少复古恋旧的人认为,过去的演奏家都是文化知识分子,都是大“师”,现在的更像匠人。一方面这只是把过去的演奏家给美化了,他们并没有那么高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过去的演奏家的教育环境里可能更重视“文化课”和综合修养的提升,而现在的教育则更注重身体技能的训练。诚然,一个人要在钢琴上超脱“匠人”,真正精进,甚至成为大师,是需要有文化水平的,但这些文化水平可以在后来补足,比如年纪更大的时候——而不是四五岁到十来岁的时候(一般人从学琴,到考过九、十级的年纪)。

  其二,并不需要通过钢琴获得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要提升文艺史哲等文化修养教育,直接“上文化课”就可以了,而且不局限于音乐:电影、摄影、文学、诗歌、话剧、雕塑、建筑、装置艺术,艺术史、时尚、烹调、全品类的艺术,远远不仅仅是钢琴。

  其三,音乐素质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文化资本”,更多就是个人爱好。如果在100~200年前,欧洲知识分子聚在一起是要聊音乐文学诗歌艺术的,不懂音乐和文盲无异;如在中国,知识分子则要聊书画,聊诗歌,聊文化上的追求和爱好,不会舞文弄墨就等同于文盲。在过去的年代,文艺史哲都是上层社会、精英社会掌握的“社会资本”,可以用于区别阶级/阶层。及至十多二十年前,唯有一项音乐技能还有点社会功用,就是唱歌——与同事和朋友在卡拉OK高歌一曲。但即便这个活动形式也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今天,音乐基本属于“个人爱好”,谈论音乐只在特定的人群中有效,对音乐的爱好绝不比其他爱好更“高级”,围绕流行音乐八卦以外的严肃音乐话题只适合被局限在“私域”——例如,不要出来宣称你喜爱收藏瓦格纳,对键盘作品或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演绎版本很有心得,特别喜欢70-80年代的德国试验摇滚与实验电子,及本世纪以来的欧洲新民谣——除了小圈子外,其他人不会觉得你素质高,只是觉得你是书呆子,甚至“不太正常”。简言之,音乐素质、音乐修养在今天已经没有了光环,不再是一项享有特殊地位的“社会资本”。

  所以,音乐教育已经丧失了过去的社会价值。而我们现在讨论的还不是泛泛的音乐,而是钢琴;如前所述,钢琴教育又不等同于音乐教育,更不等同于文化教育,钢琴距离今天文化精英们的“谈资”就更远了。综上,我们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音乐教育、对待钢琴教育,确立一个更加现实、平衡的音乐教育目标:

  第一,将音乐看作孩子应当发展培养的一种个人修养、个人爱好、个人素质,这里,“个人”加重点号。音乐就是个人修养,不要赋予音乐过多的“社会价值”;

  第二,利用音乐为孩子赋能,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与音乐的长期健康关系。重点重在挖掘孩子对音乐的真实爱好、真实兴趣,与音乐建立一个丰富的、立体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关系;提升孩子的审美与感受力;让孩子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情绪、情感力量;待孩子长大后,可以毕生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在人类音乐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终身受益于音乐,并传至下一代;

  第三,处理好音乐与孩子其他的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除非孩子特别适合音乐,要将其发展成为毕生事业,否则要注意避免片面重视音乐,过度的重视音乐,甚至让音乐与其他爱好及能力培养产生“对立”(往往由于乐器训练占用的时间过多)。

  前一篇文章已经介绍了哪些孩子(及家庭)适合进行高强度的钢琴训练(《》那么,对于其他的孩子,应当进行什么样的音乐教育呢?

  ——键盘乐:钢琴可以学,但也不一定非学钢琴不可,学电子琴也可以,核心是了解键盘乐。而且电子琴可以模拟不同的乐器,可以自行生成伴奏,形成更有表现力的音乐,实际上更能触达音乐的核心;

  ——注重乐器教育的社会性,学习有“团体属性”、“社会属性”的乐器:钢琴的问题是:基本是“单干户”,孩子自己练,锻炼不到社交,甚至“反社交”(即不利于社交)。社交又是未来人类社会的核心技能,因此,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乐团,参加团体演出。这时,就应根据社会需要、团体需要去选择乐器。例如可以学习管乐,因为所需时间周期更短。乐器学习的社会属性应当被纳入学习的目标。(有的乐器,例如如吉他,是流行音乐要素,社会属性特别强,但这些乐器也可以等孩子更大一点自己去学);

  ——“形而上”的乐器学习法。对于培养音乐性、音乐能力而言,了解的乐器越多,越有益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但这不意味要花大量时间去精通不同的乐器,而是相对熟悉一两种或两三种,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接触更多的几种乐器,但只需要形成一定的认知,不需去精通。学习的目的,是了解不同乐器的属性、特点、相互关系、共通性、音乐性,这样,了解的乐器种类越多,类型越丰富,对理解越有帮助。这和学语言的道理类似,在现代社会,除非有特殊需要,否则并不需要精通那么多的语言。在母语之外,应该先熟悉掌握一门(例如英语),其他语言一般性的学学即可(有强烈的兴趣爱好除外)。在有了一定的跨语言基础后。学习语言学(linguistics)其实比专攻一门语言更好,更能掌握语言的精髓。

  对于音乐通识教育来说,“学乐器”不在于精通哪一门,不在于考出多少“级”来:学乐器,归根结底是为了打开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是为了掌握一个自我调节情绪、娱乐、丰富心灵与情感的工具,同时也是为了多交朋友。

  开启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会一点乐器肯定是有帮助的,但不一定非要通过乐器,因为人声本身就是乐器,人声本来就可以表达音乐,而且可能是表达音乐最好的方式。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数学校音乐课的内容主要就是唱歌。除此之外,孩子还可以进一步学习练习歌唱,包括上专业一些的声乐课,参加校内校外的合唱团组织,以及自己业余闲时练习。如果父母家长喜欢唱歌的,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唱。

  孩子唱歌时,是用自己的声带发出声音,表达音乐。练唱歌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节奏、韵律,声线表达、声调选择及整个声音的运用,对培养言说能力、讲演能力及综合语言能力都有帮助。此外,唱歌一般需要歌词,通过唱歌,孩子可以吸收掌握歌词中的信息(包括词汇、句式、内容、内涵等),这是练习乐器所没有的。

  。 在《 》里,我们看到,社交技能、社会心理技能等软技能是未来时代人才所需具备的核心技能。声乐是最有利于培养社交能力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歌唱是需要团队配合协作的:孩子大多数情况参加的是合唱,即便有独唱的部分,往往也需与其他演唱者及乐器进行配合。因此,经常参与合唱的孩子更能习惯团队合作,更能看到并感激其他团队成员的贡献,以及更加懂得如何与队友们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相比之下,钢琴这类乐器往往是“单干”,不仅不能提升社交能力,反而可能抑制发展社交能力。

  情感技能包括:对内,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抚慰自己的情绪,对外,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能够抚慰他人的情绪。当孩子们歌唱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声音、身体表达自己;在合唱的时候,则是与团队一起进行这样的表达。这种触达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与再创作音乐的活动,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情感,更好的控制情感,更好的表达情感。

  有人说:钢琴也可以做到呀。答复是:等你能够通过钢琴自由表达、自由诠释,甚至开始一定的创作或再创作时,需要较高的钢琴技能。而唱歌更容易做到这些:不需要特别的训练,即能随时随地,以最直接、最有感染力的方式做到——不仅能够表达自己,还能感染他人,与他人直接互动,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与联动

  但也要指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唱歌,因为音乐是讲天生的,有的孩子天生的音乐禀赋(即“音乐性”)可能就差一些,总是唱不好歌,并且会因为歌唱得不好而感到自卑。如果声乐都不好,那孩子其实应当“避免”音乐,乐器可能就不要学了,还是要有一些基本的音乐通识教育,但不要再将注意力放在音乐上,不要试图通过后天努力,“补短板”,寻求把自己的自信重新建立在音乐上,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没有必要。“天生我材必有用”——把时间投入到孩子擅长的领域去。

  第一,要保证广度,不设边界,让孩子广泛接触不同门类的音乐,从古典/传统到近现当代,从中国到西方到全球,从高雅到通俗,不同风格全部都要尝试,让孩子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音乐表达,有了广泛的积累,孩子才能对音乐形成认识。

  第二,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但也不用刻板执行。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是一样的:初级阶段的欣赏者只能理解具象和简单的东西,到了高阶,就喜欢更加抽象晦涩的东西,并开始追求结构的复杂性、张力、冲突、突破常规、不确定性。这就是审美的复杂化。所谓循序渐进,即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可以多让孩子听旋律和结构比较“简单”的音乐——我们看那些适合“胎教”或“幼教”的西洋古典音乐就基本属于此类。这些音乐大多是西洋音乐里的宫廷派/古典主义派(标杆为莫扎特),同时也会包括一切其他时期及流派的音乐,特点就是旋律鲜明、结构相对简单,易入耳也能传唱。从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及建立理解的角度出发,一开始宜选用简单的音乐,但也不用拘泥于此,偶尔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复杂的、适合成年或资深欣赏者的音乐,让孩子看到人类音乐世界的复杂性。也许孩子会响应复杂的音乐,发生音乐认知的跃进。

  第三,要保证频度。尽可能让孩子被音乐的环境所包围。音乐可以只作为背景,而非主角(即要求大家停下来认真收听音乐),在家中要经常播放音乐;在出行时(例如在车上)要多播放音乐,将音乐变成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让音乐成为孩子的童年记忆,让孩子在成年后也再无法摆脱幼年即形成的对音乐的习惯与依赖;

  第四,“形而上”的学习。提供音乐氛围很重要,但光听还不够,要和孩子一起讨论音乐,听了音乐后问孩子:这段音乐的特点是什么?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是什么?孩子能不能理解这种情绪?孩子有什么问题?等等。并可问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音乐?我们是否人人都需要音乐?音乐与人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关系?与文学、诗歌、讲演等相比,音乐在形式和表达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在自然界中能不能找到音乐?……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发散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纯粹只是引发思考。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自己也缺乏音乐修养,还希望补补课,恐怕一时半会很难给孩子提供这些音乐熏陶”——这个情况可能是适用于大多普通家庭。而在上篇《》 里,我们也已提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一个父母/家庭和音乐没有特别强的联系,家长自身不能给孩子提供系统性的音乐辅导及资源支持的,那除非孩子有天才级别的天资,否则可能不适合花太多时间学钢琴。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只需要力所能及的为孩子提供普通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了,不需将音乐作为孩子的重点赛道。

  从家长(及孩子自身)角度看,孩子长大后要面临未来时代的激烈竞争,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刻舟求剑,而要考虑未来时代图景,让孩子在能力建设上即对未来做好准备。这里,可参考笔者文章《》。文章认为,在现有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面向主导的时代,人才还需增加、增强“两大类”、”三大领域”的核心能力:

  在给孩子选择课外学习及课程时,建议考虑:所学内容,所培养的技能,第一,是否能够帮助实现上述能力目标?第二,是否不仅帮助有限,而且产生矛盾?产生矛盾的时候,就是将孩子大量时间投放到不能形成上述能力的学习内容中去。

  所谓“STEM”,即science(科学), technology(技术), 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从内容上看,大致相当于中国以前说的“理工科”;从形式上看,STEM的核心是打破传统课堂里的学科教学,而进行一体化、实现跨学科融合的教育,以真正增加孩子对相关学科的理解,培养综合能力素质。此概念已进入中国十多年。从国家到地方教育部门都推出了许多举措,一些课程也已进入国内的中小学课堂(尽管质量参差不齐)。

  驾驭人工智能是未来的核心技能,而孩子接触人工智能往往从机器人/编程开始。这里,我们将面向儿童的机器人/编程类课程归到STEM大类里。

  关心教育的家长们对STEM应该都是不陌生的,本文无意进一步介绍STEM,只是指出,十多二十年前,大多数家庭可能认为乐器是孩子成才的必修课;在今天,STEM及人工智能才是必修课。现在,除非孩子展现了惊人的音乐天赋(参考《》,否则大多数孩子不应当将宝贵的成长时间大量投入到学习传统乐器上,而应学习大类STEM课程,让孩子从小就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加对科学常识的了解,提升对科学知识的领悟力,辅以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

  ——在更小年纪(例如4~6岁),以动手接触物理世界为主。STEM是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力水平的,年纪太小无法学习。对于更小的孩子,可能就是动动手(DIY)类的东西,这个范围就极广了,最经典的形式是乐高等积木游戏,其他的,从玩橡皮泥到烘焙都算——凡需要孩子动手,接触物理世界,创作或改变物理形态的事情的都算。从这个角度讲,绘画也可归为此类(后面会单讲绘画)。更广义的,各种户外活动都算,例如徒步、采摘、骑自行车,这些都是孩子探索物理世界、形成认知的过程,里面无非是有的活动复刻色彩重一点(例如依样子搭建乐高模型),有的创作色彩重一点(例如绘画)。问题是:大多数这些活动属于休闲活动或兴趣班范畴,无法转化成系统性的“课程”。

  这个时候,有些家长会错误地认为业余爱好或兴趣班意义不大,属于浪费时间,应让孩子尽早的进入一个“赛道”,这个时候就最容易选择的就是钢琴,一举“入坑”。

  ——孩子稍微大了一点,可以参加各类科学实验课。这类课程主要面向低龄小学生,要看所在地是否有相关的资源。课程的特点:1)介绍基础的科学和工程学原理,帮助孩子建立基础认知及兴趣;2)一定要包括自己动手的科学实验及自制(DIY)内容,而不能变成听黑板讲课甚至是网课;3)多个小朋友一起参加,有团队性和社交性;。这类课程实际上已经嵌入到一些小学的基础课程教学中。依各地教学资源情况,可以给孩子在课外报这样的班。

  ——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上机器人课及编程课。机器人课,孩子动手搭建各式复杂的工具(“机器人”),需要熟悉掌握各种构件及其背后的物理常识。再往高阶,工程和DIY的属性变弱,编程属性增强,就是编程课。机器人和编程在国内是“大赛道”、“显学”,重要性不需多说。但这些课都要“因材施教”,大多数孩子对入门/低阶课会感兴趣,但到了高阶课程,就需要有一定的天资禀赋,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适应高阶学习的禀赋,这时一定要依孩子的具体情况决定学习计划。

  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引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这里面提到,第一,在中小学就要开始学人工智能课程;第二,人工智能教学的落地主要就是编程;第三是教学软件和益智游戏是很重要的教学载体。

  其二:关于“生成式AI”的探讨。生成式AI的核心是让孩子通过调整对AI的输入改变产出,是可以锻炼创造力的。Sora已经举办了一些竞赛,让孩子自制视频。问题是:生成式AI有许多形式,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人类只能控制输入,其他的基本就是AI包办式。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是否应该让他接触生成式AI?何时接触是“过早”接触?还有,像GPT文字AI,什么问题都问AI,那孩子不是成了傻子了么?对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可以有限接触简单的图片或视频生成AI,至于系统性的使用,特别是文字AI,则应等到孩子更大的时候。但在可见的未来,生成式AI将“植入”我们生活的全部,从手机,电视、电动车到随便一个电器,生成式AI将无处不在,孩子一定可以接触到,家长根本管不住。这些是未来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不妨将其作为确定会发生的事情,然后坦然面对。

  STEM里面的“M”指的是数学,那么孩子是否应该上奥数课呢?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奥数有许多的优点,例如它的教育/训练是成体系的,有竞赛机制,能与孩子的升学直接挂钩。但奥数也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实际上,我们身边许多人都小时候都尝试过奥数,很多孩子上几节课,或者上个一年,就放弃了,并且自觉“不聪明”,“不是这块料”,“没这个脑子”。事实是:奥数更适合智商较高的人群,但不使用于所有人。奥数中天资的成分是不能简单通过后天培训就能提升的。表面上奥数是一个课程领域,实质上它更像一个选拔机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筛选智商最高的人群。对于高智商的孩子来说,马上就可以从奥数中获得成就感,因为你能做出别人做不出的题来。而对于天资普通的人,不仅缺乏乐趣,而且马上会收获“挫败感”,孩子会自我怀疑:自己“原来很笨”,“并不聪明”,“不是学习的料子”。这时孩子去学习奥数只是做了“分母”,成就的是分子——少数的高智商人群。

  第一,孩子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一方面也是获得心理健康。孩子应该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而不是获得挫折感。所以,首先必须选择孩子有兴趣,展现了一定的天资禀赋,真正适合孩子的领域/赛道。否则,孩子在学习中会非常痛苦,过程中还会不断摧毁自信(“别人都学得好,自己硬是学不好,是不是自己太笨”)。这个道理适用于奥数,也适用于学琴及其他学科。

  第三,奥数是非常考验智商的,基本就是智商筛选机制。但要看到,在AI主导的未来时代,人类的智商并不是造就成功的唯一能力,甚至不是最大的能力——情感、“逆商”都很重要。如果说奥数可以帮助选拔智商,那么情商靠什么选拔呢?逆商靠什么选拔呢?且不论选拔机制,至少要有一套能力培养体系吧。即便不论能力培养体系,至少要有这样的教育意识吧。所以,父母对奥数要理性看待,有天资的孩子,可以让他读奥数,对缺乏天资的孩子,不用逼他学奥数,更不要通过奥数去论断孩子。

  ——培养自律性及意志力: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培养孩子的自律、坚持、耐性、意志力。有的家长让孩子学琴也是为了练这个,说能够培养自律性、纪律性。如果这么考虑,那为何不让孩子去多运动呢?一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而且与学琴的区别是:孩子享受运动,能从运动中获得诸多快乐和好处;而学琴,如果不是孩子自发,而是由父母看着的,那只是父母逼孩子忍耐接受,孩子并不快乐,甚至可能影响亲子关系;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