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官方网站五线谱的乐理知识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五线谱的乐理知识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是指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五线谱的相关乐理知识吧!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的确,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
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线间等。如右图所示
谱号有3种:第一种是G谱号,当G谱号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时,称高音谱号;第二种是F谱号,当F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时,称低音谱号;第三种是C谱号,当C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三线时,称中音谱号(此处应注意,只有这三种情况下称高中低谱号,在其他线上时,均有不同名称)。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应避免过多的加线。五线谱中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相对于简谱,五线谱的优势是在视觉上音的高低有明白的显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都是五线谱。可以说五线谱是音乐中的“世界语”。 但除基本谱表的五条线外,上、下方常会出现繁杂的临时加线,谱号后面及谱中,还有密密麻麻的调号或临时升降记号,不同音组的同一音处于不同的位置,缺乏规律性,初学者使用起来十分困难,需要长时间反复练习。
五线谱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Neuma),这就是五线谱的雏形。“Neuma”源自希腊语,意为符号,是用绘图的形式表示的初期纽姆形状。
这些纽姆符号开关清晰,有时表明一个音,也常常表明一组音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它能够帮助演唱者记忆、了解各种曲调进行特征,但它不能表示音的长短,也没有固定的高低位置,于是后人便划出一根直线,将纽姆符号写在线的上下,以线为中心点,把音固定为F,再根据上下位置确定音高,这种形式称为“一线世纪,僧人规多把纽姆符号放在四根线上,从而确定其音高,这种乐谱称为“四线乐谱”。开始的线谱是用不同的颜色画成的,如红线代表F音,黄线或绿线世纪,四线乐谱采用全部黑色线,只是在线的前端写上一个拉丁字母,以表示线的绝对音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雏形。
由于四线的纽姆乐谱并不能把节奏标出来,因此必须对每个音的长短有精确的确定方法,这就是定量音乐的起因。13世纪,科伦对约翰教学乐僧佛兰克著《定理歌曲艺术》一书首创了黑音符的长度。
15世纪时,出现了白音符,音符种类也增加了。线谱发展到这种状态时,已基本能记录音的高低位置和音长短。到了16世纪,开始使用划分小节的记谱法,符头也变成了圆形。17世纪,四线谱又被改进为五线年的逐步完善,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公用的音乐记谱法。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则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有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