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琴童是如何被“毁掉”的?米考夫斯基教授直指华人家长的误区!
中国琴童是如何被“毁掉”的?米考夫斯基教授直指华人家长的误区!我当时气坏了,就硬把她拽到钢琴面前,抓着她的手让她弹。她一边弹一边嚎,抽抽噎噎地好可怜,我看着她痛苦的样子,我都想哭了。”学琴这事就是说着容易,练起来难。往那里一坐就是三四十分钟,小孩子很容易就厌烦了。就连前段时间频上热搜的黄多多,这么优秀、多才多艺的女孩,也和寻常孩子一样,常常倦怠不愿练琴,和妈妈发生争执。
不少爸妈都说,本来是想让孩子学学音乐,陶冶一下情操,没想到却成了家庭失和的“罪魁祸首”。很多琴童也在成年后远离了音乐,甚至痛恨弹琴。
留学全知道团队有幸专访了【飞思乐音乐教育】的特邀导师,“钢琴冠军之父”米考夫斯基教授。米考夫斯基教授是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的老师,旗下的更在150多项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他曾教过上百名中国学生,也教出了盛原、柴琼妍等当代著名的钢琴演奏家。
今天的文章中,他将和柴琼妍博士一起与我们分享:中国琴童们的音乐学习,有什么误区?怎样让天赋一般的孩子在音乐上学有所成?音乐天赋突出的孩子,未来有哪些可能性?
中国琴童们最缺的教育是允许他们“慢点学琴”谈到“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孩子学音乐的热情?”,米考夫斯基教授却摇头说:热情不是家长们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在孩子自己心中生长出来的。很多人会拿郎朗父亲“逼迫式教育”做例子,但米考夫斯基教授说与郎朗相交多年,他发现,郎朗对音乐的喜爱非比寻常,从小只要有机会弹琴表演,就一首接一首地停不下来。“不是家长说“我希望你像朗朗一样”,孩子就都能做到。有的人天生对音乐更敏感。”
那么,如何让本身没有“自驱力”的孩子,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呢? 米考夫斯基教授也曾教过很多不是那么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他说:我教给孩子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做一个演奏者,而是学会做一个听众。“音乐是由作曲家、演奏者们产生的,但如果少了听音乐的人,一切都不会成立。只有多听、多感受,才会知道什么样的演奏是能打动你的,这是一步。”
所以,米考夫斯基教授会先给孩子听各种不同的音乐,交响乐、歌剧,去博物馆,了解一切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故事,之后才开始乐器的训练。这些看似缓慢的启蒙过程,恰恰开拓了孩子的感知能力,让他们爱上音乐。学习音乐最重要的,不是学习音乐的“术”,而是“道”。只有让一个孩子在音乐中得到充分的浸泡,打开他的耳朵,全面提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他才能把技术的学习坚持下去。到了那时,即便没有家长的监督,他也会自发的去练琴。
这四大误区可能会毁了孩子的音乐梦米考夫斯基教授与中国结缘超过40年,教过上百名中国学生,从80,90年代第一批“琴童潮”,到如今一二线城市非常普及的音乐教育,他都深入的体会,也发现了这些中国学琴家庭的常见误区。
米考夫斯基教授说,他很钦佩中国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用心程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为孩子找钢琴名师。但是他也认为,
“比如说你可以说C大调是你的家,你出了静安区到了黄浦区,因为不出去逛一下感觉很无聊,但是你逛了一圈最后还是要回家啊。这就是 Resolution(解决),Cadence(结束)。那你弹的时候要有一种‘哎呀我出来了’很兴奋,然后最后又解决的感觉。”
钢琴老师不仅需要在专业上水平过硬,更需要有“同理心”,要像营养师一样,去个性化地调配孩子钢琴学习,在肢体、技术、音乐、理论上对孩子有全面的帮助。
这就需要家长在选择老师时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如果老师为了让孩子尽快出成绩、一味猛练,只求“快”和“响”,甚至会给他们的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
学琴的家庭有两类特别多。一类家长希望孩子把音乐当好来培养,走一步看一步;另一类家长对孩子则希望孩子在音乐上有所成就。
走专业路的,需要通过比赛在领域内积累经验; 走业余路的,也想通过明确的目标来确定孩子的练习水平。 虽然米考夫斯基教授长期担任国际钢琴大赛评委,但他认为最大的误区,正是“钢琴比赛”。比赛固然是个清晰的目标,
“我曾见过很多琴童,在很小的时候就拿过20多个比赛的优秀名次;但后来到了20几岁,参加真正国际的大赛,却再也拿不到奖了。”
他也曾在别的采访中提到,“有位年轻的法国钢琴家,在差不多五年的时间跨度里,参加了三四个重要赛事,演奏同一首李斯特奏鸣曲。他一直获头奖,一直能吸引评委的关注,似乎注定前途无量,但后来却没有。为什么?是因为他没有足够丰富的练习曲目(repertoire)。”一般来说,过于强调比赛的学琴,只会在长时间内练习几首固定的曲目,反复练习,不会更换,学生们弹曲子完全是靠机械化的身体记忆,这样的学习是走不远的。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考级”中。如果为了让孩子尽快达到某一级,便让他们提前专攻固定的、远超目前水平的高难度曲目,不仅增加了孩子的负担,也无益于钢琴实力的进步。多弹一些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其他重要作品,一直保持成长,反而是更好的做法。学琴就像种花,需要扎扎实实地筑牢根基,再不断的用各种知识去滋养它。
有的人弹出了自己的风格,有的人却练成了机械的“读谱器”——这背后是一个典型的“中国问题”:很多老师为了追求更高的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更多地强调技巧,比如弹奏的“力度”与“速度”,而没有时间引导孩子全面、深入的认知音乐。真正好音乐的标准是什么呢?应该还有音色、旋律,更包括了音乐文学和历史的了解。比如不同的时代背景,法国大时期的音乐,肯定就与和平时期的作品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又比如不同的地理环境,平原、山脉、乡村、城市等,同样会造成不同的音乐风格。真正能从音乐中收获快乐的孩子,在谈到音乐时,能够滔滔不绝地聊它背后的文化。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们再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感情倾注到琴键上,指尖的轻重,停顿的长短各有不同,才会产生有灵魂的音乐。 米考夫斯基教授说,过去在中国,有能力让孩子接触音乐的家庭非常少,要么是有渊源的音乐世家,要么是真的倾尽全力。 但现在,中国已经几乎成为学钢琴的第一大国,花一万多元买台钢琴,一个月再花几百上千元交学费,工薪阶层也能够负担。当学琴的人口基数大了之后,想速成的人多了,能够沉下心来去感知音乐的人比例就少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与中国家庭交流的这几十年中,米考夫斯基教授发现,家长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音乐之路。 有的家长对期望很高,希望孩子在音乐上有所成就,能站在舞台中央,被每个人称赞。但事实上,真正能够成为演奏家的凤毛麟角,这是一条非常艰苦的路。 另一种家长则没有这么远大的目标,
进入了一种“隐形攀比”的阶段。 米考夫斯基教授说,首先,家长要对孩子的音乐学习要有合理的预期,以及更多的了解。
有的孩子可能会以演奏为职业,有的孩子可能会从事音乐教学,米考夫斯基教授说,他不希望家长和孩子们认为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如果你不能成为职业演奏家,那么你就是一个失败者。
米考夫斯基本人就是一个例子。他在古巴长大,从儿时起就非常沉迷于音乐,他拿着古巴政府给的奖学金,远赴纽约学习音乐,并以成为演奏家为目标。但后来,他的手神经却出现了问题,不能再自如地弹琴了。“由于我不再能亲自演奏,我便通过学生们表达我对音乐的感受。”就这样,他走上了钢琴教育的道路,一教就是五十多年。(年轻时的米考夫斯基教授)还有更多新生的、创意型的工作,音乐制作、互联网音乐创意、音乐活动策划... 比如他的得意门生柴琼妍博士,她不仅是一名钢琴家,还在大学里任教,同时也是音乐教育中心的创办者、还从事着音乐表演舞台与文化交流的工作。 胜任这些音乐相关的工作,还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更强的领导力、自律能力、想象力、执行力...并不比成为一名钢琴家来得容易。
总结一下与米考夫斯基教授的交流,不管专业还是业余,不管孩子将来是从事演奏专业、在音乐领域工作,亦或是旨在提高个人修养,培养终身的个人爱好,音乐学习之路都应该被认真地对待、科学地规划。 学音乐就像种花,除了提供优渥的土壤、良好的肥料,更要容许它们跟着自己的时令,慢慢生根发芽。-end-